百度 一个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,产生次生、衍生事件,形成一个灾害或灾难的链条,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应对。

郭科建对相关物证进行梳理。李萌萌 摄
人物简介▲▲▲
郭科建,现任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。从警20年来,他始终坚守刑事技术一线岗位,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与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,累计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00余起,锁定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,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。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2次,获个人嘉奖5次,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、齐鲁公安英才标兵型人才、淄博工匠等荣誉。
人物特点▲▲▲
初心如磐、技术精湛、心系民生。
人物心声▲▲▲
DNA检验不仅是一项技术手段,更是深植于刑警血脉中的基因密码。
大众点评▲▲▲
他是我们公认的破案能手,凡是他经手的案件,必定一查到底、不破不休。
——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综合管理大队民警 王宗亮
他刻苦钻研、勇攀高峰,将前沿刑事技术精准应用于公安实战。
——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民警 孙萌萌
正是他的坚守,帮助我们实现了骨肉团圆的心愿!
——山东省淄博市寻亲群众 丁女士
7月7日凌晨1时许,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内,灯光依旧明亮。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郭科建正俯身于显微镜前,紧盯着屏幕上的DNA图谱。那些微弱的差异,正是撬开真相的关键。这是他每日重复上百次的动作。“数据不能有丝毫偏差,我们的工作容不得‘差不多’。”郭科建的话语掷地有声。
从警20年来,郭科建始终扎根刑事技术一线,专注于法医与生物物证检验鉴定工作。他是同事眼中的“破案能手”,是群众口中的“圆梦使者”,更是用科技守护公平正义的“基因侦探”。截至目前,他已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00余起,锁定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,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2次。今年7月,他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2025年度“学习身边榜样”活动“省级榜样”称号。
破译案件密码 还原事实真相
一起发生于1986年的命案,在2025年春天迎来了正义的审判。
1986年10月,年轻女职工周某在值班室遭人强奸杀害,现场无监控、无目击证人,仅留有几根指纹纹线及散落的少许毛发,案件一度成为悬案。
今年,淄博市公安局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,郭科建重新梳理该案检材,在捆绑死者的绳子上检出生物信息。他运用第二代DNA测序技术,历时1个月攻坚,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张某君。
自成为人民警察的那一刻起,郭科建便坚持在匡扶正义的道路上勇毅前行。他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,用一股永不服输的钻劲攻克一道道难关,协助破获一起又一起大案要案,啃下一个个“硬骨头”。
命案积案因年代久远,物证易灭失、线索多中断,传统侦查手段往往难以突破,DNA检验技术遂成为破案关键。2019年,郭科建牵头负责淄博市“命案积案攻坚行动”的DNA检验工作。他创新提出10余种技战法,把遗传学特性与其他专业技术相结合,缩小目标比对范围,大幅提升侦查效率。
2007年,淄川区一对母子遇害,现场仅留一枚烟蒂。多年来,该案历经多轮省内外专家会诊,均因条件限制未能侦破。2024年,郭科建开创性地运用“多级亲缘+地域”比对模型,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。
“命案积案攻坚,拼的是毅力,比的是技术。”郭科建说。从警20年来,他带领团队累计协助破获积压10年以上命案42起,其中20年以上命案28起。
精准助力寻亲 促成家庭团圆
在公安部部署的“团圆”行动中,作为一名刑事技术民警,郭科建拼尽全力助力更多失散家庭实现团圆。
“一想到有生之年不能为爹娘尽孝,我就常半夜哭醒”“如今不愁吃穿,唯一的遗憾是活了大半辈子,仍不知自己的根在何处”……寻亲者的心声,深深触动着郭科建。他推动建立“多方联动+技术比对+人力摸排”工作机制,将DNA检验技术与寻亲志愿者的实地走访相结合,同时与战友一丝不苟地开展血样采集、检验、比对及反馈工作。
淄川区有名60多岁的老人,来自上海市儿童福利院,自幼被同龄孩子称为“小上海”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江浙沪地区连年水灾,许多家庭无力抚养子女,有些孩子通过不同渠道被辗转运往全国各地,仅淄博就有数千人。如今,这些“孩子”已过花甲之年,叶落归根成为他们此生最大的心愿。郭科建主动与江浙沪公安机关及寻亲者、志愿者组织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,通过技术比对与人力摸排相结合,仅2021年上半年就成功促成9对家庭认亲。
2021年中秋节,淄博市公安局举办“团圆·续缘”大型认亲仪式,媒体直播浏览量达316万人次。在“团圆”行动中,郭科建和团队辗转多地采集血样,比对数据上万条,最终促成56个家庭团圆。
勇攀技术高峰 赋能社会治理
传统刑侦工作中,侵财、伤害等案件因物证少、成本高,破案率较低,易形成“发案—破案—再发案”的恶性循环。
以科技赋智,为打防赋能。郭科建提出“技术穿透、数据驱动、生态治理”思路,让DNA检验技术成为撬动小案侦防的“科技杠杆”,合力打造“破小案、控发案、护民生”的治安新范式。他将“支撑实战、服务全警”作为DNA检验技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,为抢占破案黄金时间、震慑犯罪,创新推出“DNA八小时结果反馈机制”,实现从样本采集到结果比对的高效快速响应。
2022年,某小区发生入室盗窃案,郭科建通过现场首饰盒上的触摸痕中检出DNA,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富。该案成为淄博公安DNA检验技术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进攻的示范案例。
“犯罪手段不断翻新,刑事技术必须持续创新才能守护公平正义。”2013年,郭科建开展“手套印痕DNA检验”项目研究。经过近一年攻坚,该项目使淄博公安机关微量生物物证平均检出率提升30%,吸引多地同行前来考察交流,并获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三等奖、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。
多年来,郭科建研发的4项成果获国家专利,多项课题被列为省部级重点项目。在他的带领下,淄博市公安局DNA检验工作连续多年在全省公安机关业务考核中名列前茅,为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。